您所在位置: MGM美高梅官网登录1688 > 媒体浙财 > 正文

浙江教育报:抓住升格更名契机,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5-13

教育部近日正式批准我省3所省属高校升格更名。其中,温州医学院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更名为MGM美高梅官网登录1688,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升格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3所学校的升格更名,是浙江建设经济强省、实施经济创新试点国家战略的需要,是优化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建设科教人才强省的需要。

高校的更名并非简单的名称更改,需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并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而高校升格更名,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办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转型升级。

3所学校的升格更名,将有利于学校引进、培养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学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学校整合学科力量,夯实培养国家需求的人才教育的基础;有利于学校提升科研实力,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学校争取社会办学资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学校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为此,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3所升格更名的学校校长。他们纷纷表示,将紧紧抓住升格更名机遇,建设高水平学科,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协同创新,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拓宽国际化办学渠道,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温州医科大学:

做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脊梁

温州医科大学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办学,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更名温州医学院,并于当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成为全国最早招收硕士生的高等院校之一,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形成眼视光、检验医学、药学以及临床医学等一批优势学科,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挑起地方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脊梁重任

如果把部属院校比喻成高等教育的“国家队”,那么地方院校就是“地方军”,培养各类国家所需人才的重任更多地还是落在各类地方院校的肩上,从这层意义上说,地方院校其培养的人才水平的高低,更能反映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实际。

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校,温医应该践行科教融合、顶天立地的办学理念,发挥学校作为地方医科院校的领跑者,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脊梁作用。如今温医培养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目前浙江省县级以上医院的科室主任中有近三分之二都是毕业于温医。经过一番努力,温医已形成了办学特色,培养的毕业生适应性好、韧性强,不擅空谈但敢为人先。由于医学教育毕竟还是精英教育,作为地方医学院校,我们要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办出水平,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展示风采。未来我们的办学定位在于,不仅是把拔尖生源培养成精英,更重要的是把合格生源培养成健全人才。这个合格指的是我们培养的医学人才既要符合国际标准,又要符合中国国情。在大面积的健全人才群体中,必有顶梁柱脱颖而出。以满足老百姓健康需求为办学导向,坚持质量立校,培养具有大爱精神的合格医学人才。

坚持“知行并重,弘德善医”,努力培养合格优秀的医学人才

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后,温医的师生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展义演、募捐,支援灾区人民。这是温州医科大学一直强调“知行并重,弘德善医”的结果。学校告诉学生,医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医生,必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更要有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者大爱和责任担当。

近10多年来,温医利用浙江省丰富的医疗资源区域优势,加大“医教研一体化”建设力度。目前学校拥有19所附属医院和60余个临床实习基地,每年接纳医学生临床实践达2.1万余人次。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不断优化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布局,着力突显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中的独特作用。

所谓“医者仁心”,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近10年探索,温医构建了德育实践教学体系,即建立以关爱生命为主线的医德教育模式,以在校学生与广大教师为两大主体,将医学生德育与课程相结合、与慈善医疗项目相结合、与实践育人活动相结合,着力培养医技精湛、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温医搭建的“明眸工程”、“微笑联盟”、“特奥服务”、“骨髓捐献”等国内外公益慈善平台与载体,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发挥了重要的德育功能。

“顶天立地,开天辟地”,打造学科“高峰”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顶天立地、开天辟地”的办学理念,集中资源,举全校之力打造学术高峰,建设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树立起学校在某一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过努力,几代温医人创造性地将传统眼科和现代视光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视光学的“中国温州模式”,获得了国际视光学界的广泛赞誉。药学、检验医学、临床医学等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也是闯出一方新天地,树立起了学校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学校每年获得的国家自然基金数量从十几年以前的两三项到去年的87项,像“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学校现在也能拿到,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近年已获得了5项。

所以,地方院校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和特点来开展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我们始终坚持“造峰填谷”和“扬长避短”的理念,注重打造高水准的特色学科,并极力发挥该学科在校内的榜样效应和引领作用。

找准定位,办出优势和特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方院校在人才、学术上也支撑了一方江山。原温州医学院老院长钱礼教授所著《钱礼腹部外科学》,是我国7本以名家冠名的医学专著之一。温医缪天荣教授发明的对数视力表在国内已使用50多年,这个视力表系统早已成为我们国家的强制标准。温医校友周健与澳大利亚伊恩·弗雷泽教授共同发明了世界第一个癌症疫苗——宫颈癌疫苗。

这一传统在我们手上只能发扬光大而不能流失。在上世纪80年代末,学校注意到欧美国家的视光学与眼科学分立已久,不利于相关学科发展,就整合这两大学科,创建了眼视光学系和专业,被国际医学界称为“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国内多所大学已建立此专业。我们坚持和倡导医教研一体化。学校眼视光学科的研究中心,共1.3万平方米,研究内容涵盖遗传、发育,光学、材料、器械、运动、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干细胞等。这个研究平台每年在国际顶级的学术杂志上发表几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眼视光医院就建在研究中心的前面,研究成果能很快的运用到具体的临床应用中,这是一个典型的转化医学案例。

学校一直坚持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各类医学人才。学校效仿教育部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做法,率全国之先定向招收面向农村的免费本科层次全科医生。到去年,浙江省已有10个地市30个县(市、区)与学校签订协议,委托培养本科农村社区医生。未来学校在这领域将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基层全科医生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机制,最大范围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MGM美高梅官网登录1688:

培养高层次财经人才,

建设经济与管理学术研究中心

学校更名为MGM美高梅官网登录1688,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将进入注重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新阶段,以学科特色为抓手,通过学科、专业、科研一体化建设,引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色品牌塑造。

瞄准高水平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

MGM美高梅官网登录1688将继续坚持和完善“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的治校理念,争取到2020年,建成一所经济管理学科特色鲜明、办学规模适当、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

围绕总体办学目标,学校将继续以社会学科、管理学、人文学科三大学科为主干,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力争使学科综合实力跻身国内财经类高校前列;不断丰富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力争使学校成为高层次财经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推进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力争使学校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经济与管理学科学术研究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以学生为本,知行合一,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契合社会需求,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是全面实施综合导师制;二是建立自主学习机制,推行学科交叉、专业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立以课程实践、调查实习、科研训练和课外实践4个环节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不断强化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综合导师制颇有特色,实现了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的全方位培养。教育部也专门印发了题为“浙江财经学院推行综合导师制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简报,充分肯定了这一举措的实施成效。

MGM美高梅官网登录1688建校39年来,已为浙江省输送6万余名毕业生,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成为浙江省财经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浙江财税系统的“黄埔军校”、会计师的摇篮、金融人才的沃土。四大国有银行在浙机构将学校列为职员录用的3所重点来源高校之一。

更名为大学之后,会继续走“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和“人才兴校”之路,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计划”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训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计划”、“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化计划”、“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计划”、“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团队培育计划”等,强化专业特色,在原有4个国家特色和11个省重点专业的基础上,重点抓好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优势专业建设及若干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积极发挥“浙财”品牌优势,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争取成为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强调学科建设的特色

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紧密结合浙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需要,在财税、金融、会计、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良好基础。目前拥有社会学科、管理学、人文学科、理学和工学等学科门类,涵盖了14个一级学科、41个本科专业,其中社会学科、管理学和人文学科为主要学科。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培养项目,2013年开始招生。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博士人才项目培养单位。由浙江财经学院、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

2013年是学校的“学科建设年”。学科发展会始终紧密结合浙江经济大环境,如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等,继续做大做强经济管理类优势主干学科,大力扶持特色支撑学科。所以,在专业分布上既要符合大学建设的需要,在原来量的扩张基础上转变为质的提升;又要围绕经济管理这个中心,塑造其他学科专业在这方面的特色。要推进以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学科高地建设计划”、“高水平创新研究基地建设计划”。要做好省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建设,同时要做好其他5个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争取获得标志性科研成果,以此做强学科,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真正落实“走出去”战略 推进“科研强校”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特别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要。在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管制研究方面,学校可以说走在国内高校前列: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公用事业管制政策研究所”,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设立“政府管制研究院”,拥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政府管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重点研究平台。研究团队的一批研究成果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批示和肯定,直接成为国家制定公用事业管制政策的重要依据。财政学科研究团队紧密结合浙江财政税收改革的需要,长期开展地方财税体制与政策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直接成为制定浙江省财税政策的主要依据。学校设立的“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围绕浙江民营经济体制创新和产业转型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团队承担了多项省政府特别委托课题,为浙江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咨询服务。

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走出去”战略,打造相关的科研服务地方的平台和途径。学校将重点建好“优势学科”、“优秀成果”、“优质服务”三大工程,探索建立校政、校所、校企、校地及国际合作等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培育“2011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打好特色牌,建设水利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作为一所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学校面临着尽快解决办学转型,确立发展战略及办学思路、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内部管理等一系列新的问题,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办学模式。

以水育人,以文化人

学校利用厚重的水文化积淀,深入开展特色水教育,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热爱水利,激励学生发奋学习服务水利,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奉献水利,成为具有“献身、负责、求实”精神、和谐发展的新一代水利人。

依托水利行业优势,坚持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课堂课余、校内校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全面、系统、渐进的文化熏陶、专业渗透、社会实践等形成 “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并将其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有效载体,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涵,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成才,成效彰显,影响深远。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学校的实践育人工作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学生校外顶岗实践、军事训练、暑期社会实践、“立德修身”德育教育工程等方面,都在同类院校中有较好的口碑。我们重视把实践育人与学校办学特色和“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相结合,创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开展“两课社会实践”,针对性开展专业及社会调研,坚持开展学生公益劳动,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学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凝练专业特色,突出“能力本位”。近年来,学校坚持“理实融合 实践育人”理念,探索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力求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些年教学改革实践成果丰硕,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水文化”特色,适时引入了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将铸就水利精神为核心的“以水育人”(S)和培养人文素质为重点的“以文化人”(W)相融合(H),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对接,设计提出了SWH-CDIO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了能力本位“一主线、三统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形成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开展了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群中选专业,专业岗位选模块,素质教育选课程,公共基础选教师”,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开发了顶岗实践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顶岗实习全程动态指导管理,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认可,并在省内外近30所高校推广使用。

做好顶层设计,特色和错位发展

升本后,学校将通过4个方面工作的强化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作为一所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升本后要根据自身实际和浙江区域经济、水利发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办学定位,完善总体发展规划。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类型、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格等,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顺利实现专科人才培养理念向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专业建设为龙头向学科建设为龙头转变、专科学校管理模式向本科院校管理模式转变。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要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规划、建设师资队伍,争取“人人进学科、人人有学科”;加强学科团队建设,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引进、招聘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力度,有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教师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要根据水利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四大战略”,参与浙江水利现代化建设,在参与中服务社会、锻炼队伍、提升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学校属于新建本科院校,与省内其他本科院校相比起步较晚,为了实现快速发展,要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和学校的优势资源与国内外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实现协同发展,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科学发展。

四是以水利学科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学校坚持立足水利、面向水利、服务水利,围绕现代水利对人才的需要,做强水利工程学科,积极发展涉水近水专业,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以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培养现代基层水利、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探索研究教育规律,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

我们将通过深入探索和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走传承、创新之路。学院将立足水利,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以工学门类为主体,水利水电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争取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办成一所学科特色鲜明,水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延伸阅读

浙江是经济大省,GDP总量及人均量、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贸易总额均居全国前五位,上市公司数居全国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7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但浙江经济的主要支撑是中小民营企业,产业结构的“低、小、散”特征还较为明显。为推进浙江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将重点推进“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集聚,建设“金融强省”和“外贸强省”等。这必然要求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保障。

浙江省的高校设置目前尚存在层次偏低、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浙江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需要更多高水平大学的支撑。为此,《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布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战略思想。

这3所学校获准升格、更名后,我省普通高校总数达到105所(含筹建3所),其中本科院校为35所,具有“大学”层次的高校达到15所。近年来我省一直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资金投入、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建设、对外合作办学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浙江高等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关闭